不过■★★■★◆,近年来还有一种倾向,就是在很多县区,四调职务成为了赎买工具,更多留给那些年龄偏大的局长们◆◆★■★,一旦四调到手,他们就要将局长的位子让出来■■★★◆,退居二线,甚至连班也不用上了。
2019年6月★◆■,根据《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规定》◆■■◆★,公务员系统开始施行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◆◆。实施以前,县处级副职非领导职务叫副调研员,职级并行以后■◆★★◆★,非领导职务改套为职级■◆■◆★■,副调研员改套为四级调研员,一般称之为◆★■■■◆“老四调”,老四调之前是领导干部■★,套改后,依旧是领导干部。
以苏北某人口大县为例,2023年■★◆★,该县共有科级干部1465人,其中正科级431人,副科级1034人。
根据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规定,县级以下机关(包括县直部门★■◆◆、乡镇机关)的三级、四级调研员职数总和不超过综合管理类公务员编制数的10%★■◆■,其中三级调研员不超过三◆★、四级调研员总数的40%。
但由于职数在全县统筹,实际可能更少■★◆◆,且大多数被实职干部占用,领导们都是既要又要■◆,一般都是县城重要实职正科岗位的干部兼任,能到这个位置的,一般来说都是短时间未能解决实职副处■■★,组织上予以照顾性安排,带有安慰奖的意味。
在县里面,能够当上处级领导干部■★,确实难乎其难,用“百里挑一”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★◆。
在县一级,由于四调过于稀少,而且大多数四级调研员是正科级实职兼任一级主任科员后晋升,基本都是老资历,出于尊重,大多数人还是将其按照领导干部来对待★■◆★◆★。
比如一个中等规模的县,假设综合管理类公务员编制约1000人,理论上最多有100个三◆◆◆■、四级调研员职数,其中四级调研员约占60个左右。
而该县共有30个左右副处级以上领导岗位,而这些岗位中,根据任职籍贯回避制度规定,县委书记、县长★◆◆★■、纪委书记、组织部长★◆◆■■◆、公安局长、法院院长■◆★、检察院检察长等职位必须由客籍干部担任。也就是说,当地干部只有20多个处级岗位可以竞争■◆■◆。
根据《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规定》(〔2017〕12号)中关于有关规定,领导干部是指各级党的机关、人大机关、行政机关★◆■★、政协机关、审判机关、检察机关◆■★■、派机关中县处级副职以上的干部以及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人民团体◆■★■、事业单位中县处级副职以上的干部■★■★★★。
由此推算,该县正科级干部晋升处级的概率是4◆★★★◆■.6%,副科级干部晋升处级的概率是1■■★.9%■■◆★。
至于县财政局长、教育局长这样的科级干部,虽然手中的权力很大,但也算不上领导干部。
这些人才是县城里真正的政治精英◆★■★★★,才能跻身领导干部行列。即便他们退休了,还有相关的政治待遇,比如列席县里面的重要会议,老干部局为其提供跟踪服务,逢年过节县领导会登门慰问……
灰产圈:培养你的发散性思维 解密互联网骗局■★★◆◆、实战揭秘互联网灰产案例、网赚偏门项目解析、分享网络营销引流方案。深挖内幕★◆■■★◆、曝光各类套路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这个问题确实有点意思■■◆◆■■,恐怕也是体制内外很多人并不清楚或容易搞错的一个问题。
在县里面,具体来说◆◆■,就包括:县委、县人大■◆★◆、县政府、县政协领导班子成员,法院院长★★■◆■,检察院检察长,开发区主要负责人,县一中校长■◆■★◆■,职业中专校长,重点景区主要负责人等,也就二三十人,一般不会超过三十人。
而且他们退休后一般也不会无所事事■◆◆◆■,大都会被安排到社团组织中继续担任领导◆■■◆■,比如老龄协会■★、老促会、老科协◆■■■、关工委、慈善会、老年大学等等,一般都能干到70岁才彻底退休。
最后,物以类聚,人以群分,接触更优秀的人也可以让你成为同样的人★★◆◆◆,欢迎关注官方公号:灰产圈
而职务职级并行后,新晋升的四级调研员★■,一般称之为“新四调”◆★,由于新四调的管理权限并没发生变化,还是县管干部,只是享受了副处级的待遇,因此不可以认定为领导干部★◆◆。